包拯傳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歸養。
基本介紹
中文名:包拯字:希仁外號:包青天籍貫:安徽合肥
人物簡介,原文,譯文,
人物簡介姓名:包拯字:希仁 外號:包青天;包家;黃河清;包黑子籍貫:安徽合肥生年: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屬相:豬生日:夏曆三月二十三日(公元4月11日)星座:牡羊座卒年:嘉佑七年(1062)享年:64歲諡號:孝肅父親:包令儀,追贈刑部侍郎母親:張氏配偶:張氏(原配,早亡);董氏(續娶);孫氏(媵)子孫:·包綬(長子)、崔氏(長兒媳)·包綖(少子)、文氏(少兒媳)·包文輔(長孫,夭折)、包永年中舉:天聖五年(1027)29歲出仕:景佑四年(1037),39歲初仕:天長縣知縣官至:三司使;樞密副使;名言: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吾孫也。原文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尋拜監察御史里行,改監察御史。時張堯佐除節度、宣徽兩使,右司諫張擇行、唐介與拯共論之,語甚切。又嘗建言曰:“國家歲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務實邊備。”又請重門下封駁之制,及廢錮贓吏,選守宰,行考試補蔭弟子之法。當時諸道轉運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細故,務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於是請罷按察使。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謂拯曰:“雄州新開便門,乃欲誘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嘗開門矣,刺疆事何必開便門哉?”其人遂無以對。歷三司戶部判官,出為京東轉運使,改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徙陝西,又徙河北,入為三司戶部副使。秦隴斜谷務造船材木,率課取於民;又七州出賦河橋竹索,恆數十萬,拯皆奏罷之。契丹聚兵近塞,邊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調發軍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趙三州民田萬五千頃,率用牧馬,請悉以賦民。”從之。解州鹽法率病民,拯往經度之,請一切通商販。除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數論斥權幸大臣,請罷一切內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鄭公三疏,願置之坐右,以為龜鑑。又上言天子當明聽納,辨朋黨,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說,凡七事;請去刻薄,抑僥倖,正刑明禁,戒興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嘗建議無事時徙兵內地,不報。至是,請:“罷河北屯兵,分之河南兗、鄆、齊、濮、曹、濟諸郡,設有警,無後期之憂。借曰戍兵不可遽減,請訓練義勇,少給餱糧,每歲之費,不當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賦,則所給者多矣。”不報。徙知瀛州,諸州以公錢貿易,積歲所負十餘萬,悉奏除之。以喪子乞便郡,知揚州,徙廬州,遷刑部郎中。坐失保任,左授兵部員外郎、知池州。復官,徙江寧府,召權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宦官)勢族築園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適京師大水,拯乃悉毀去。或持地券自言有偽增步數者,皆審驗劾奏之。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初,有子名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卒。崔守死,不更嫁。拯嘗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撫其母,使謹視之。繶死後,取媵子歸,名曰綖。有奏議十五卷。譯文包拯字希仁,是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進士,被授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的知縣。因為父母親年紀都大了,包拯辭官不去赴任。得到監和州稅的官職,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老人。幾年之後,他的父母親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過了很長時間,包拯才去接受調遣,管理天長縣。有個盜賊割了別人家耕牛的舌頭,牛主人來到(縣衙)告狀。包拯說:“(你)只管回家去,殺了牛賣了它。”不久又有一人來到(縣衙)告別人私自宰殺耕牛,包拯說:“(你)為什麼割了別人家耕牛的舌頭,又來告他的狀?”這個盜賊感到很震驚,也很服氣。(包拯)轉到端州當知府,升為殿中丞。端州出產硯台,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大都斂取是貢數幾十倍的硯台,來贈送給當朝權貴。包拯命令製造的硯台僅僅滿足貢數,當政滿一年沒拿一方硯台回家。不久拜監察御史裹行,改監察御史。當時張堯佐除節度、宣徽雨使,右司諫張擇行、唐介與包拯一起奏論此事,言辭很急切。又曾經建議說:“國家每年向契丹交納財物,不是抵禦戎人的計策,應該操練軍隊選擇將領,致力於充實邊境守備。”又請求重視門下封還駁正的制度,以及廢黜貪官污吏不得做官,選擇郡守縣宰,推行考核試用補任恩蔭子弟的方法。當時各道轉運加按察使,他們上奏彈劾官吏大多指摘細小過失,注重苛刻嚴察相互標榜,官吏自覺不安,包拯因此請求免去按察使。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對包拯說:“(你們國家的)雄州城最近開了便門,就是想引誘我國的叛徒,以便刺探邊疆的情報吧?”包拯說:“(你們國家的)涿州城曾經也開過便門,刺探邊疆的情報為何一定要開便門呢?”那個人便無言以對了。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出京任京東轉運使,改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調任陝西,又調任河北,入朝任三司戶部副使。秦隴斜谷務所的造船木材,一概向百姓徵收索取;又七個州交納河橋竹索的賦稅,一般有幾十萬,包拯都奏請加以廢除。契丹在鄰近邊塞地區集結軍隊,邊境州郡漸加戒備,命令包拯去河北調發軍糧。包拯說:“漳河地區肥沃的土壤,百姓不能耕種,邢、沼、趙三州農田一萬五千頃,一概用來牧馬,請求把這些全都分給百姓。”聽從他的意見。解州鹽法規定使百姓困竭,包拯前去加以經營管理,請求一概與商販流通交換。除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多次論述斥責權貴得寵大臣,請求免去一切由內廷施予的曲意恩賜。又依次遞上唐魏鄭公的三條奏疏,希望放在座位右側,作為借鑑。又上言天子應當明於聽取採納,分辨朋黨,愛惜人才,不堅持先入為主的說辭,一共七件事;請求廢除苛刻不寬厚的做法,抑制僥倖投機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興建勞作,禁丘妖言妄說。朝廷大多加以施行。
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曾經提議太平無事時把軍隊調到內地,沒有答覆。至此時,請求:“解除河北駐守軍隊,把他們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兗、鄲、齊、濮、曹、濟各郡,如果有緊急情況,沒有誤時的憂慮。如果說駐守軍隊不能立刻削減,請求訓練民兵,稍加供給乾糧,每年的費用,不到駐守軍隊一個月的開支,一個州的賦稅,那么供給的人數就多了。”沒有答覆。調任知瀛州,各州用官府的錢做買賣,年累計虧負十多萬,都上奏加以除去。因喪子請求任政務清簡的郡職,知揚州,調任廬州,遷升刑部郎中。因擔保推薦官員失誤獲罪,貶官授兵部員外郎、知池州。恢復官位,調任江寧府,召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包拯被朝廷)召令暫時代理開封府尹,升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為人剛強堅毅,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聽說的人都很害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一樣極難發生的事情)。小孩和婦女,也知道他的名聲,叫他“包待制”。京城裡的人因此說:“(暗中行賄)疏不通關係(的人),有閻羅王和包老頭。”按舊規矩,凡是訴訟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遞交狀子)。包拯打開官署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到跟前陳述是非,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瞞。朝中官員和勢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於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苟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他)曾經說:“後代子孫當官從政,假若貪贓枉法,不得放歸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聽從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孫。”當初,有兒子名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去世。崔氏守寡到死,不改嫁。包拯曾經棄逐他的媵妾,媵妾在父母家生了兒子,崔氏暗中撫慰他的母親,讓她小心地照看他。繶死後,把媵妾的兒子帶回家中,取名為綖。有奏議十五卷。
相關詞條
包拯傳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歸養。...
宋史包拯傳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
包拯墓包拯墓原址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解集鄉包村,1987年遷至包河東南畔,占地3公頃,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由中國著名古建築家潘谷西先生設計並建成。由西向東,主要建築物有...
包拯身前身後事《包拯身前身後事》是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圖書。...... 附錄一: (一)孝肅包公傳(宋曾鞏) (二)包拯傳(宋人撰之史) (三)包拯傳(宋史本傳) (四)宋故...
包青天之狄青《包青天之狄青》是由孫樹培執導的古裝電視劇,由金超群飾演包拯、何家勁主演展昭。片長共5集。...
包公墓包公墓全稱包孝肅公墓園,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內包河南畔林區,與包公祠緊緊相連,整座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包拯病逝於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次年由開封護喪歸葬在今...
少年包青天之青天出世包拯(999—1062),漢族,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聖朝進士。...... 包拯(999—1062),漢族,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聖朝進士。...
狄青(93年《包青天》第32單元故事)龐太師請求仁宗為龐迪正式加封,包拯請求三日時間暫緩加封查案,仁宗同意暫緩,龐太師加入陪審。霍天雕上堂仍供稱狄青與西夏勾結,包拯傳龐迪上堂,借兩人口供相悖之...
包青天(1995年香港ATV版電視劇)展照帶四傑搜魯國公府,再次撲空——曹平來開封府狀告包拯與展昭,包拯傳上魚鷹與安妃,原來安妃被魚鷹所救——安妃指出曹平所犯罪行,之後身亡——包拯將曹平正法...
熱門詞條
東勢林場
十二生肖的故事
凱爾·科沃爾
電梯小姐
插秧機
Neutral
河東獅吼Ⅱ
藍海策略
DAIHATSU
萬聖節裝扮
Guest House
射殭屍
liquid
seven eleven
立川明日香
碳纖維複合材料
busy
afraid
三商巧福
fellow
外匯匯率
COCKROACH
ULzzang
英靈降臨
自殺小隊
小美人魚
海南
機密真相